首页 | 兽药原料·报价中心 | 新闻·快讯 | 会展·展会 | 政策·法规 | 技术·标准 |
 
新 闻 搜 索

分 类 排 行
关于出版发行《中国兽药典》
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案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明年将审议3
关于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
农业部发布秋冬季防控禽流感
农业部公告第552号(批准
《兽药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征
关于举办“兽用生物制品检验
关于印发《病死及死因不明动
农业部公告第547号(兽用
农业部公告第520号(批准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
当前位置: → 政策法规    ★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

农业发展快则基础牢,农民增收快则全民富,农村进步快则社会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核心目标,奋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07年,我省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劳务开发增量提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我省要加快发展,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以新的视角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发展中的差距。当前,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明显,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产品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尚未破除,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进新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和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2008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8%。
  一、加大统筹力度,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做到三个明显高于,逐步提高财政对三农投入在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比重。2008年,全省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投入40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投入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39%。重点增加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投入。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的60%以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落实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安排的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中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的政策。继续健全三农投入体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与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2.强化对三农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中央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按照适合省情、着眼长远、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制度。继续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控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继续落实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政策。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和实施扶持政策,要向三农倾斜。落实好财政对家电下乡试点补贴的惠农政策。
  3.构建三次产业协同推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互促共进的平台,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深化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重点发展大宗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加工转化率。把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推进园区化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乡镇产业发展培育工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抓好扩权强县试点,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扩大充分开放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就业容量大的农村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民生性现代服务业在农村迅速成长。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集约发展小城镇,优化城镇布局,完善规划,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城镇产业集聚功能,提高城镇人口吸纳能力。
  4.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覆盖城乡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抓好成都试验区建设,推进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梯次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实行重点突破,促进不同类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搞好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牧民新村建设。
  二、繁荣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5.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实粮食市长负责制,确保省内粮食自求平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用土地用途管理,确保我省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突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2亿亩左右。落实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组织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川粮优化、增粮增收三百科技示范、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等工程,突出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扩大优质加工专用粮生产比重。综合运用各种增产和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实现提高单产、平衡增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搞好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6.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和建设,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全省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畜牧、果蔬、木竹、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业方面突出发展油料、果蔬、中药材、茶叶等产业。畜牧业方面继续做强做大生猪产业,加快生猪产业现代化步伐,扩大我省生猪外销规模,同时积极发展牛羊和小家畜家禽。遂宁、眉山、资阳三市要在发展现代畜牧业方面率先突破。林业方面突出发展经济林、竹业、工业原料林等产业。水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冷水鱼等特色优势水产品。着力搞好一村一品建设,推广示范经验,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产业县。拓展农业功能,培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非粮油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7.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继续实施四大战略八大行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进入产业园、集中区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加工,着力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鼓励支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在生猪等优势农
  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立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支持龙头企业跨区经营,外向发展,扩大出口。继续落实各种支持扶持和优惠政策。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上市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各级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龙头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创新经营方式、运行机制、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民互利共赢。认真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好千点示范工作。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和支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内部管理,丰富合作内容,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做实做强,发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
  8.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修订制定地方农业标准,建立和完善全省农业标准及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监管等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基地和良好农业规范项目建设。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大户率先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主要环节实行标准化生产。支持鼓励重点企业和重点基地扩大采用国家、国际先进标准,通过国际通行质量认证。加强农林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专项整治,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零售市场和绿色市场认证。启动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工程。进一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9.着力做强劳务经济。加快推进我省劳务开发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民工外出务工向融入城镇转变。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创新培训方式。继续实施劳务品牌战略,提高品牌竞争力。扩大省际间区域劳务合作,提高组织化、集团化、有序化输出比重。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就业管理、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制度。扩大工伤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维权联动机制,形成有效的维权救助网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农民工在家乡兴办企业,发展产业。继续实施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努力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0.狠抓水利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对水利投入的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加强水利基础产业。加快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亭子口水库等重点枢纽工程及升钟二期等大型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抓紧完成大桥灌区一期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验收。加快武都水库等大中型在建工程建设。用3年时间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时整治新增病险水库,2008年完成300座病险水库整治任务。抓好五江一河沿岸城市和重点城镇堤防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努力增加有效灌面。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加快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积极发展户办、联户办等小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引导农民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
  11.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建立稳定增长的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按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提高建设标准、土地整治质量和效益。坚持田、水、山、路、林、村综合整治,狠抓以金土地工程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建设高产保收基本农田。深入推进标准粮田建设和灾毁垦复工作。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支持农民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
  1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8年新建通乡油(水泥)路2500公里,通村公路1.25万公里。加强牧区、林区和贫困村道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建立巡查制度。加强农村公路管护,全面深入推进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养护资金。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筹资制度。抓好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试点,新建农村客运站350个。完善农村客运优惠政策,着力降低农民交通费用。
  13.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改善农机结构,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充分发挥我省机械工业优势,促进农机工业发展,加强先进适用、服务家庭经营的农业新机具研制开发,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建设农机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械。实施农机推进项目,以机耕、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为重点,积极拓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服务领域,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稻、麦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扩大农机跨区作业规模。加强农村机电提灌、乡村机耕道和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硬化乡村机耕道各2000公里。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税收减免,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继续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14.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退耕还林专项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流域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防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江河湖库等水源地监管,保护好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造林绿化600万亩,继续管护好3.28亿亩森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平方公里。实施首批石漠化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川西北沙化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国际碳汇造林试点项目。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节约型农业建设示范工程。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利用率,防治面源污染。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新模式。积极组织实施秸秆氨化、固化成型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现代农业基本支撑
  1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各级财政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研究。扩大筹资渠道,推进农业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融入经济。大力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强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与集成配套。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专家大院等农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整合科研力量,深入实施动植物良种工程。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促进行动等国家和省上组织的科技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和队伍,确保国家政策规定必保的公益性服务的必要经费。开展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工作。加强农村科普工作。
  16.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工作体系和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作好应对突发动物疫情的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准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工作,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加快研制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兽药。继续实施植保工程,加快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强重大和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检疫和防治。
  17.发展农村新型服务组织。加强组织引导,在积极发展农村公益性服务的同时,支持自治性、互助性、志愿性的新型服务组织发展。支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代耕代种、用水管理、粮食银行和仓储运输等服务。改造供销合作社基层服务网络。鼓励发展集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服务组织,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建立便民利民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公益服务站。支持发展生活性服务组织,依靠各方力量,解决好农村老人扶助、学童关爱、困难帮扶、家政服务等问题。
  18.建立现代农村市场物流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扩大内需消费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乡村粮油超市及连锁店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加快构建跨区域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整合部门力量,办好西部博览会。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推进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着力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销售渠道、连锁经营网点、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体系。继续支持农村经纪人、流通大户开展农产品营销。完善重要农资商品储备制度。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整顿规范农资、农产品市场秩序。
  19.推进农村信息化。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强化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在全省推广资费优惠的农民科技110等公益性声讯服务。继续发挥四川农经网的作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增强农村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五、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保障农民基本公共需求
  20.加快发展农村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教科书免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高生活费补助标准的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和薄弱学校建设,抓好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深入开展对农村的支教工作,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办学,拓宽办学渠道,加大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业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改、扩、新建一批中职学校,构建农村职教培训网络,扩大中职教育招生规模。
  21.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加强规范管理,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在外出务工农民较集中的城市探索设置外埠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养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增强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省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资助。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加大农村传染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治力度。优先在农村落实扩大免费预防接种范围的政策。完善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和利益导向政策,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建设。
  23.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完善五保户供养救助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安居行动,开展对农村特困无房危房户、受灾户、散居五保供养对象、特困优抚对象的住房救助工作。
  24.继续抓好扶贫开发。深入实施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全年新解决2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60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继续推进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和社会扶贫。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逐步对贫困家庭、困难群体子女实行免费职业教育。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吃水难等民生问题。按照总体规划,推进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实施好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富民安康工程。大力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工作。
  25.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建供水站、打井建池、红层找水等多种途径,加快饮水工程建设。优先解决旱山村饮水困难和民族地区、地方病传染病疫区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水地区水质达标问题,全年完成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认真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的扫尾工程,完成户户通电工程。继续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模,启动农电兴村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万口,支持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支持适宜地区发展太阳能。实施乡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抓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启动实施甘孜州生态移民工程。继续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六、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保障
  26.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收回农户承包地的法律规定。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库和流转有形市场,及时公布流转供求信息,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和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牧区草场承包经营,稳定水域河滩养殖使用权。
  27.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坚持遏制乱占农用地,坚决制止任何组织任何形式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农地征用要将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严格征地审批制度,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安置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长远生计。建立征地纠纷调处裁决机制。各地拟订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时,要按规定举行听证,充分听取被征地农民意见。征地补偿费依法应当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部分,必须直接发放给被征地农民。对未履行征地报批程序、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不及时足额到位、社会保障不落实的,坚决不予报批用地。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严禁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在经批准的范围之内,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试点。依法规范农民宅基地整理工作。
  28.深化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积极推进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合理确定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界定乡镇政府支出责任。加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实力,切实提高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镇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
  29.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其他改革。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林木资源。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承包人有权依法处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依法自主经营商品林。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切实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顺利推进。2008年,大部分市(州)要完成林改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进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30.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解决资金来源不足问题,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支持农业银行推进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协调农业发展银行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积极办理与三农相关的业务。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汇兑、储蓄和小额贷款功能,鼓励和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继续搞好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会员制担保机构。积极建立农业担保体系。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积极发展三农保险,进一步扩大生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保险体系,切实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31.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坚决制止新债,分类处置旧债。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要支持化解公益性债务,按照市场原则协商解决生产经营性债务。完善减债激励机制,省财政对化解乡镇债务取得实效的县(市、区)实施鼓励性财力补助。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2009年底前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七、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32.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始终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从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等方面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把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进农村和谐、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真正放到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统筹规划,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协调。继承党管三农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的协调作用,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对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特别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农村调查研究,指导推进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
  33.构建加快发展的联动工作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三农工作全局的高度,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协调行动,打好加快推进三农工作的总体战。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牵头抓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工作。农口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创造性地履行职能,加强工作指导,推进各项工作。涉农部门要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更加主动地支持服务三农。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加有效地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确保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明确目标责任,完善考评奖惩制度,增强执行能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3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党的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实施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党员素质工程、万村党建富民行动。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齐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中推选村干部。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扎实推进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加强乡村两级干部培训工作,建立村组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和误工补贴激励机制,继续推行固定报酬+绩效报酬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离任补偿机制。开展优秀村支部书记和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表彰工作。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群众依法管理农村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坚持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探索乡村有效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平安建设,提高治安防控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能力,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35.引导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支农强农惠农的浓厚社会氛围,鼓励各行各业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宣传、荣誉激励等形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推进三农工作的活动。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真抓实干,攻坚破难,不断开创我省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8326日


合作网站: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

信息均来源网络,如果侵犯请即时联系管理员QQ:330771007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使用帮助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客户热线:010-82833660 传真:010-82833645 邮箱: 330771007@qq.com
Copyright © 2005-2008 Syyl.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京ICP备06046647号
 厂房出租     兽药120信息网 博亚华 中国兽药信息网 中国畜牧原料网